18-24歲道德獨立
孩子缺失獨立能力,家長應如何補救,就需要18-24歲道德獨立親子教育。
總有家長訴苦說自己的孩子什么事都做不好,動手能力差,做什么都要大人操心,說孩子離不開家長,但有的時候卻是家長離不開孩子導致的。
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
愛護的同時也要適當的使孩子自己做決定,這樣既能保證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,同時也防止了孩子對家長過于依戀?;顫姾脛邮呛⒆拥奶煨?,當孩子想要參與活動時,家長要給予足夠的重視,在活動中孩子獨自完成任務則是對獨立能力的一種鍛煉。當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時,家長要及時的告誡,說明其中的利害,含糊搪塞孩子,這樣做則是對孩子的獨立行為的一種肯定與支持,這樣才會使孩子從依賴向獨立轉化。
讓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
在勞動中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,雖然有時候孩子會好心辦壞事,作為家長也不能一味的責罰,給予適當的安慰與鼓勵,讓孩子再接再厲,畢竟作為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,在孩子的動手的過程中,自然而然的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與責任感。
父母放手,讓孩子自由飛翔
很多時候孩子撒嬌任性只會表現在父母身上,這時候父母就應該考慮是否是孩子太過依賴自己,可見父母每天都和孩子呆在一塊也并非好事,長時間的陪伴與照顧,使得孩子一有問題及時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,而是找父母,這樣便養成了不思考的壞習慣,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,適當的離開一下,給孩子一點獨處的時間,從小就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,孩子長大了自然不會依賴父母。
父母要明白孩子雖然暫時沒有自理能力,但終有一天還是要在社會上立足的人,所以作為家長不能總是為了愛孩子就承包孩子的生活,什么是都為孩子打點好,家長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就會使孩子失去自我探索、自我生存的能力,并對家長產生強烈的依賴感,認為自己離開家長什么也做不了。只有掌握正確教育孩子的辦法,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。